姚明刚下台,新任篮协主席郭振铭就废除了姚明掌管篮协期间的多条禁令。重用宫鲁鸣、再次开放外援、严抓球员体能训练。一系列举措看似在拯救中国男篮,但在其背后隐藏着的很可能是资本与权力的终极博弈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姚明下课背后的真正原因,以及过去这些年资本与篮协之间的博弈。
很多球迷可能认为姚明下课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男篮成绩太差,两次无缘奥运会让体育局的领导无法接受。但实际上,姚明离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过去这些年的改革,让权力向资本过度退让。我们都知道姚明上台之前是上海男篮的老板,你让一个球队老板担任篮协主席,那肯定会导致联赛商业化的加剧。在姚明成为篮协主席之后,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升降级,成立国内联赛的总公司。一开始,姚明还以篮协主席的身份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,但很快姚明就将该公司的掌控权平分给了20家俱乐部。
篮协退出之后,国内联赛开始正式向商业化模式转变。为了帮助俱乐部赚钱,篮协开始各种限制外援,限制顶薪,这个举措是导致中国男篮后继无人的主要原因,而这一切都是篮协和其背后的体育局不愿意看到的。在姚明坚持聘请乔尔杰维奇之后,双方的利益冲突达到了顶点。所以体育局的领导才拍板让郭士强接管中国男篮,并让姚明辞职下课。
可能会有球迷感到疑惑,姚明坚持使用乔帅和资本权力斗争有什么关系呢?这就不得不提姚明之前的另一个改革了。为了帮助中国男篮更好的冲击好成绩,姚明出台了一条新规,就是中国男篮主教练必须全职担任,不能由俱乐部的主教练担任。这个举措开始为了中国男篮的发展考虑,但实际上就是在削弱篮协和体育局对商业联赛的掌控。中国男篮是篮协掌控商业联盟的主要途径,姚明想方设法减弱国家队与职业联赛之间的关联,就是要让商业联盟摆脱篮协控制。实际上从联赛发展角度方面来看,让国内联赛独立发展是有很多好处的,这一点可以参考美职篮。在火箭效力多年的姚明非常羡慕NBA的发展模式,所以姚明也想把我们的国内联赛打造成第二个NBA,但这显然不符合篮协和体育局的利益,所以他们才会让体制内的郭振铭接班姚明,并强力恢复了很多以前的传统模式。说到底,这就是一场全域资本的斗争,中国篮球是应该顺应潮流,坚持走商业化模式,还是恢复传统,走体制内的强训练模式?这个问题或许没有人可以给出正确答复,也欢迎球迷朋友们在评论区与我们积极互动。